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10章
温饱温饱,就像是这个和崇祯皇帝年龄相仿的‘老人’说的那样,只要他努力干活就能勤劳致富。
待得明年秋收时,他就不必再为粮食犯愁。
甚至于,会有很多的存粮。
对于一介百姓来说,能够有很多很多的存粮,这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
古往今来,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真正做到百姓有存粮的时代,还没听说过。
崇祯皇帝很激动,他觉得,大明王朝离着盛世不远了。
朱兴明很伤心,当‘老人’说出明年的幸福生活的时候,朱兴明加倍的伤心。
“爹爹,您真以为这个老人,明年的日子就会家有余粮么?”
崇祯一怔:“不是他自己都说了么,这岂能有假。”
朱兴明叹了口气:“爹爹糊涂,您怕是不知道咱们朝廷赋税的厉害。
就拿雄县来说,官府登记在册的一万人,就得顶上十万人的赋税。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缴纳十个人的赋税。
这样算下来,您觉得这个老人本事再大再能干,他种了十几亩地,收获一万斤粮食来算,按照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他仅仅需要缴纳五百斤的赋税。
可是,实际情况就是,他得缴纳五千斤的粮食。
而且一个人的本事再大,怎么可能一年收获上万斤粮食。
这个人就算是一年到头不停歇的干活,一年也就收获三五千斤吧。
这还是好的年景,八成的收入都得被官府盘剥,他还怎么活。”
崇祯皇帝闻言大惊:“怎么可能,谁敢如此鱼肉百姓,都察院是干什么吃的!”
朱兴明又叹了口气:“大明的官府都敢,各地的官府都是这么干的。
咱们朝廷的赋税一直都很低,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流民造反,第二年您就没想过么。
一个普通百姓,承受的,是十个人的赋税。”
崇祯皇帝心中一寒:“你的意思是,那些免于赋税的人,讲赋税摊派到了没有免除赋税的百姓头上?”
朱兴明点点头:“是的,就是这些免于徭役赋税的人太多了,有了功名的读书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地主豪绅富商大贾,他们都是不需要服徭役,不需要缴纳赋税的。
这些人,他们凭什么。
咱们朝廷,又凭什么养这么多人!”
看来儿子说的没错,大明必须要改革了。
那些所谓有功名的人,所谓的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们,必须取消他们的这种优待了。
你们凭什么,凭什么要有这些优待。
老朱家的子孙上百万,整个大明百姓养得起吗。
那些达官显贵们,那些自以为有些功名的读书人们。
你们凭什么就高高在上的,享受这些本不该有的待遇。
享受一定的待遇是应该的,享受过分的待遇,那就该死了。
朱兴明没有继续再多说什么,百闻不如一见。
还是等接下来的路程,让崇祯皇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走吧父皇,咱们离着雄县,还远着呢。”
崇祯皇帝一路上陷入了沉思,他在反复的咀嚼儿子说的这些话。
若真是如此,大明真应该翻天了。
这一次出宫,当真是获益匪浅。
若不是儿子,崇祯皇帝一辈子怕都不知道民间疾苦。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